不知不觉地开始喜欢读书,不为别的,只为寻找,寻找一份心情,或一丝伤感,或一点喜悦,或少许激情,或点滴宁静……
这份喜爱对我而言或许有些姗姗来迟,学生时代的我认为书本、文章是那么遥不可及、高不可攀且令人望而生畏。对于那段时间的回忆,除了一些美好的,还有一丝丝懊悔和感叹萦绕心头。
记得小学六年里,除了一二年级时语文有点感情外,剩下那几年,每上语文课脑袋就“疼”。一到写作文,我就一格一格数着字数,完成800字的作文,甚至总想着多加些标点符号,或者直接另行从起一段。那时,语文课本上的每一篇文章要分成几个段落或层次,然后逐句分析,再找出个中心思想,最后结合课后问题再具体分析其文章意义。当时,年幼无知的我有一个奇怪的问题,我总想:“写出如此精致文章的作者会想到后人将他的文章如此细致地进行分割剖析吗?”渐渐地,我开始反感书本上的文章,我惧怕它,我开始远离它。对于书本上的文章只在考试前夕才一股脑注入自己的思想,待考试完毕,那些不明白、不喜欢、不深刻的知识就慢慢被置于脑后了。小学毕业时,语文成绩78分。
长大了,工作了。小时候天天盼望没人管的日子终于到了,的确,我好像自由了。此时,空虚感随着无度地荒废时间深入骨髓。为了消磨时间,我开始读书,小说、散文、评论……我的思想开始转变,原来书本不是那样的枯燥乏味,它比想象中还精彩、深邃;原来它也并不生硬可怕,原来它不只是一本书……
最近看到许多有关评论语文教育的文章,我自知没资格评价当前语文的教学体制,但一种冲动迫使我想说,能否让学生的课本里更多一些精彩、轻松的文章?能否让枯燥乏味远离课本?能否让书本绽发它自身的无限光彩呢?
其实,我只希望不要有太多的人放弃读书,或是像我一样绕个大圈才读书。